塑化剂即我们常说的增塑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常用的塑化剂,其中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为主。研究报告指出,DEHP比三聚氰胺毒性高,人体摄入后,不会立刻排出体外,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 2011年6月,正是塑化剂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成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久之后,酒业协会开始发现白酒产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酒业协会于2011年12月向酒企发布通知,明确要求白酒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并特别提到了对塑料瓶盖的检测。 白酒中的塑化剂主要来自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塑料袋、瓶装的成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会逐渐增高。
对增塑剂的监管
· 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指标有16种。
· 卫生部2011年6月1号公告的《关于公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6号)》罗列出的项目中总共有17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 2011年6月13日,卫生部发布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其中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 mg/kg和0.3 mg/kg。
· 2011年8月29日,卫生部发布卫办监督函【2011】773号,规定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 mg/kg的,可以允许继续生产销售和使用。
增塑剂检测范围
1. 白酒等酒类及其包装材料
2. 饮料、果汁
3. 食用香精香料
4. 果酱、果浆、果冻
5. 保健食品
6. 方便面和方便米粉
7. 面点食品
8. 食品接触材料/食品包装材料
TCT检测机构提供增塑剂检测服务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1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DMP √
2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DEP √
3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 √
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
5 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 DMEP √
6 邻苯二甲酸二(4- 甲基-2-戊基)酯 BMPP √
7 邻苯二甲酸二(2- 乙氧基)乙酯 DEEP √
8 邻苯二甲酸二戊酯 DPP √
9 邻苯二甲酸二己酯 DHXP √
10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 BBP √
11 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 DBEP √
12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 DCHP √
13 邻苯二甲酸二(2- 乙基)己酯 DEHP √
14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DNOP √
15 邻苯二甲酸二壬酯 DNP √
16 邻苯二甲酸二苯酯 DPHP √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适用范围
邻苯二甲酸酯(16种) GB/T 21911-2008 食品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by GC-MS
GB/T 21928-2008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by GC-MS 食品接触材料
Hotline : 134-2789-1000 www.sgsbv.com
|